close

「你比較喜歡 "RAW" 還是 "SmackDown!!" ?」這個問題以非常驚人的次數和頻率,常常出現在任何美國摔角討論區,就來帶大家回顧一下,過去幾年 WWE 曾經發生過的風風雨雨,一起來看看這兩個共存卻又彼此競爭的節目品牌,究竟誰最厲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開始進行到我們的討論之前,我們先來談談什麼叫做「節目品牌」( Program Brand )?基本上在 WWE 中所指的節目品牌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 RAW、SmackDown!!、ECW 三大節目。WWE 平常也有在電視上播出摔角節目 (廢話),而播出的節目總該要有個名稱,所以就是我們熟知的「RAW」、「SmackDown!!」。

這三個節目中最老的兩個,也就是 RAW 還有 SmackDown!! (以下簡稱 SD!),本來就只是非常普通的摔角節目,在這兩個節目非常單純的「和平共存」時,幾乎整個 WWF 聯盟的選手到處趴趴走。但直到 2001、2002,WWF 當時也併購入了 WCW 還有 ECW 聯盟,使得 WWF 的選手突然爆增出一大堆,這就讓 WWF 接下來特別宣布「整個 WWF 聯盟都要有品牌區分開來!」。 

也就是在這時候,RAW 還有 SD! 突然從普通的節目,變成一個「品牌」( A Brand )。簡單的說就等於是讓 RAW 還有 SD! 變成兩個小小的小聯盟,而兩個聯盟又隸屬在 WWE 這整個大聯盟之下。也就是在這時,選手開始變的比較區分開來,屬於 RAW 的選手就在 RAW、SD! 就在 SD!,就連播報員、司儀、冠軍腰帶都漸漸分開來。就跟細胞分裂時把染色體、或一堆拉哩拉扎的東西分的很清楚 (喂)。


那首先先稍為來為大家解析一下各個品牌的特性和比較。

Monday Night RAW 
首播:1993 年 1 月 11 日、於 USA Network
總播出集數 ( 截自美國時間 2009年11月2日 ):858集
目前播出頻道:USA Network

目前現任總經理:每週不同
擁有冠軍腰帶:WWE 冠軍 / 美國冠軍 / Diva 冠軍 / 合併世界雙打冠軍

最代表性選手:Shawn Michaels、Triple H、John Cena

Friday Night SmackDown
首播:1999 年 4 月 29 日、於 UPN ( 為一特別小活動節目 )
   1999 年 8 月 26 日、於 UPN ( 為正式電視節目 )
總播出集數 ( 截自美國時間 2009 年10 月 30日 ) 532 集
目前播出頻道:MyNetworkTV

目前總經理:Theodore Long
擁有冠軍腰帶:世界重量級冠軍 / 洲際盃冠軍 / 女子冠軍 / 合併世界雙打冠軍

最代表性選手:The Undertaker、Batista、Rey Mysterio


呃...... 基本上上面所敘述的「最代表性選手」F.C. 只是挑出比較... 我自己心目中比較適當的人選,所以拜託別跟我 Complain 說什麼為什麼沒有 Edge、為什麼沒有 Hornswoggle、為什麼沒有誰誰誰的 = =...。

以上就是這兩個節目品牌的一些比較,當然一眼就看出來我們的 RAW 品牌真是老的不得了,首播時 F.C. 還只是 5、6 歲的小娃兒,不知摔角為何物、每天都在期待媽媽買新積木...。不過當然像去年也正好是 RAW 播出的 15 週年紀念、今年是 SD! 十週年紀念,真的得要送他們一個大大的生日蛋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AW 還有 SD! 正式分家

Vince McMahon 和 Ric Flair 吵嘴爭論,進行 WWE 史上第一次的 Draft。

就如 F.C. 在上面說過,WWE 正式把 RAW 還有 SmackDown!! 畫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節目品牌,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突然爆出太多的選手,畫分成兩個品牌看起來就比較舒服、管理起來或安排劇情也簡單的多,所以就在 2002 年的 4 月,WWE 特別進行了史上首次的「Draft 洗牌」活動,就是在這時首次將選手給選進兩個品牌中。

而當時來進行這個動作的,就是咱們的麥董 Vince McMahon 還有自然小子 Ric Flair,主持整個活動。而且當時安排選手的動向,還是雙方輪流一個一個挑,而第一位被安排的選手就是由 Ric Flair 把 WWE 最大咖:The Rock 給挑進 SD! 品牌中。

就是在這次的節目之後,WWE 整個聯盟有了全新的面貌,分成兩個風格不同、時間不同、選手成員極大不同的兩大品牌,甚至連各個 PPV 都幾乎變成 RAW 或著是 SD! 獨家舉辦的大賽,只有最年老的四大 PPV 賽事還是由兩個品牌共同舉辦。

2003 年的 「Vengeance」大賽為 SD! 品牌獨家舉辦之 PPV 賽事。

剛分家的 SD! 還有 RAW 分別由當時的總經理:Stephanie McMahon 還有 Eric Bischoff 管理。這兩人才剛上任開始,就迫不及待要趕快幹掉對方的收視率,想要進一步證明自己的品牌才是最優秀的,所以當時雖然才剛分好家,但旗下的大牌選手還是常常被挖到另一個品牌去。甚至連當時整個 WWE 最大的冠軍頭銜:無庸置疑冠軍 ( 也就是現在的 WWE 冠軍 ) 到底該屬於哪裡都是兩人的競爭目標。

就在品牌鞏固之後,雙方也開始搬出屬於自己獨家的冠軍頭銜,例如 Eric Bischoff 重新設立了當年在 WCW 的世界重量級冠軍腰帶,成為 RAW 的最高榮耀,而 Stephanie 也趕緊設立了 WWE 雙打冠軍給旗下雙打組競爭。

但剛開始的兩品牌間的鬥爭基本上算是 Stephanie 和 Bischoff 之間的個人恩怨,雙方常常鬥嘴爭吵,常常在後台炫耀自己的功績或取笑對方的缺點。

原本屬於 RAW 的 Big Show,因為受不了 Bischoff 而跳槽到 SD! 品牌,很快就拿下 WWE 冠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restle Mania、Royal Rumble:只有這裡才看的到跨越品牌的比賽

在 RAW 還有 SD! 分開來之後,雙方選手就像是被隔離開來一樣,幾乎沒有任何交集,就像是美洲大陸終於脫離了歐洲非洲一般。也正因為如此,一些分隔兩地的明星選手或大牌選手之間的對戰幾乎就成了百年難得一見的夢幻卡司對決。

會看的到跨越品牌的比賽,幾乎只有每一年都會舉辦的年度大賽 WrestleMania 才看的到。在分家之後,第一次 ( 在 WrestleMania 上 ) 屬於跨越品牌的比賽是上演在 2004 年的 WrestleMania XX,當晚就有兩場比賽為你平常絕對看不到的「RAW vs. SD! 跨越品牌對決」。例如當時代表了 SmackDown! 的台柱 Brock Lesnar,對決上代表 RAW 的台柱 Goldberg,這場比賽幾乎是夢幻中的夢幻 ( 只是最後打的滿差勁的 )。還有 The Undertaker 復活、向弟弟 Kane 報在 Survivor Series 活埋賽上的一箭之仇。

也正因為這種特性,讓 WrestleMania 又添增了一種和其他 PPV 大賽與眾不同的風味。

上演在 WrestleMania XX 上的 Goldberg vs. Brock Lesnar,是當初最受矚目比賽之一。

在 2005 年所舉辦的 WrestleMania 21 也上演了精采跨越品牌的重量級卡司安排,因為加入 WWE/F 時間造成的時間差,還有後來兩品牌分家的關係,這讓兩位早在 WWE 征戰無數對手的 Kurt Angle 以及心碎小子 Shawn Michaels 從來沒有對決過!而且也真不愧是首次對決,一打起來就噴出壯烈的火花,比賽品質可以直接打滿分。


以下是非常有名、特別標榜「SmackDown! vs. RAW」的各場單打對決,可能會漏掉幾場,那就多包涵唄。

WrestleMania XX:
  Brock Lesnar vs. Goldberg
  The Undertaker vs. Kane

WrestleMania 21:
  The Undertaker vs. Randy Orton
  Kurt Angle vs. Shawn Michaels

WrestleMania 23:
  Kane vs. The Great Khali

WrestleMania XXIV:
  Batista vs. Umaga

WrestleMania XXV:
  The Undertaker vs. Shawn Michaels

同樣在 WrestleMania 21 上,屬於 RAW 的傳奇殺手 Randy Orton 企圖跨品牌獵殺 The Undertaker 的不敗傳奇


而過去另一個可以看到 RAW vs. SD! 的摔角賽事,就是標榜「Road to WrestleMania」的另一個 20 多年歷史大賽:Royal Rumble,在每一年的最重要壓軸賽事 30 人大戰中,也都是各品牌超級大混戰。F.C. 每一年都非常期待會是 SD! 品牌的選手獲勝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5 年的戰役:藍色大戰紅色

雖然是說平常只有 WrestleMania 才看的到 RAW 選手對戰 SD! 選手的比賽,但在 2005 年最後幾個月的歲月時光裡,RAW 還有 SmackDown!! 可就幾乎槓起來了,當時屬於 SD! 總經理的 Theodore Long 還有 RAW 總經理 Eric Bischoff 下棋的戰略越來越狠,這兩人間的私人恩怨幾乎帶動了整個 WWE 的動盪不安。幾場系列賽裡本來就只是讓幾個 SD! 選手到 RAW 那邊抬槓一下,結果沒想到局面越演越激烈,在各集 RAW 還有 SmackDown!! 都會有來自另一個品牌來亂搞亂鬧的人。這時期就是 RAW 還有 SD! 近幾年來鬥爭最激烈的一次。

甚至還曾經有一次,忘記是 SD! 的節目還是 RAW 的節目,大家真的是彼此拿出傢伙來開幹,最後還發生大混戰,一幫子穿藍色 T-Shirts 和一幫子穿紅色 T-Shirts 發生完全無政府狀態的混亂戰鬥。那時真的是 High 爆了呀。

這些戰爭的開場第一次應該就是發生在 2005 年的 Toboo Tuesday 大賽上,當時這場 PPV 大賽是屬於 RAW 獨家舉辦的 PPV 賽事,不過在第一場比賽中 RAW 是派出 Chris Masters 還有 Edge 搭檔起來,面對另外由觀眾從五位 SmackDown!! 選手中中挑選出來的兩位進行雙打賽事,最後是由 Rey Mysterio 和 Matt Hardy 上場征戰。雖然當時的 Edge 很俗辣的打退堂鼓,換了一個 Gene Snitsky 代打,但最後還是由 SmackDown!! 拿下勝利。

在 Survivor Series 2005 上,進行了五對五的強者生存淘汰賽。

後來在 11 月份的大賽 Survivor Series 也幾乎變成了是 RAW vs. SD! 的 PPV 大賽,當時 6 場比賽中就有三場是跨品牌比賽,一場是由 Melina (SD!) 挑戰女子冠軍 Trish Stratus (RAW)、總經理 vs. 總經理 Theodore Long (SD!) vs. Eric Bischoff (RAW),還有當時的重頭戲五對五強者生存賽。

強者生存賽真的就很 High 了,到底是哪個品牌最強就看這場比賽的結果。RAW 軍團方面由隊長 Shawn Michaels 率領 CarlitoChris Masters、還有世界雙打冠軍組合 Big Show & Kane。而非常不團結、單純只是有共同對手而團結在一塊的 SD! 軍團由隊長 Batista 率領 Rey MysterioRandy OrtonJBL、還有 Bobby Lashley

而這場強者生存賽最後是由 Randy Orton 擊倒了 HBK,而為 SD! 品牌拿下最輝煌的勝利。

RAW 的選手當然也要到 SmackDown!! 的舞台上踢館。


2005 年發生的戰爭,最後的結尾並不是在 Survivor Series 上,嚴格來說最後的比賽應該是發生在 12 月由 SD! 獨家舉辦的 Armageddon,那時由世界雙打冠軍 Big Show & Kane 跑到大賽上來踢館,對上當時的 WWE 雙打冠軍 Batista & Rey Mysterio。只不過最後是兩個大巨人把 SD! 的雙打冠軍轟爆了,但也真正為這幾個月來發生的戰爭劃下句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近幾年的戰爭,SD!、RAW、ECW 大拼盤!

如果 F.C. 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從 2007 年左右開始,每一場 PPV 大賽又變回是由所有節目品牌共同舉辦,也就是當晚的比賽安排不再只是 RAW 或 SD! 的卡司,甚至有的時候也會發生 RAW 的選手對上 SD! 的選手,當然 WWE 會做這樣的改變是因為希望能夠拉高收視率,只是缺點就是「RAW vs SD!」的話題變的不再吸引人,這算是一大遺憾吧!

又如現在跨月品牌合作、甚至隸屬不同聯盟的冠軍進行比賽對決也變的比較屢見不鮮,現在在每年的 Survivor Series 上演的團體淘汰賽也常常是三個品牌的選手合作對付自己的死對頭,而像在 WrestleMania 的 Money-in-the-Bank 也是開放給所有品牌挑戰。

2006 年的 Survivor Series 上,三大品牌的選手合作在一塊,進行對抗賽。

在 2008 年的 WrestleMania XXIV 上,RAW 當時的經理 William Regal 還有 SD! 的經理 Vickie Guerrero 就為了要找出「到底哪個品牌才最強?」的解答,雙方特別派出了 Umaga 還有 Batista 進行代表品牌的比賽。最後是由 Batista 代表 SD! 勝出,看 Regal 的臉真的是哭哭了。

而才剛在上個月舉辦完的 PPV 大塞「Bragging Rights」大賽上,幾乎也是主打著「RAW vs. SD!」的標題,當晚總共安排了三場的跨品牌賽事,而這三場比賽中只要哪一個品牌獲勝最多場,就能夠得到獎杯。三場比賽分別為「洲際盃冠軍 John Morrison vs. 美國冠軍 The Miz」、「SD! Divas vs. RAW Divas」、「SmackDown! vs. RAW 七對七團隊對抗賽」。

其中當晚比賽安排了昔日雙打冠軍搭檔 The Miz 還有 John Morrison 的跨品牌對決,還有三對三的不同品牌女子團體賽,還有最受到期待的超強七對七團體對抗賽,由 SD! 的 Chris JerichoR-TruthFinlayKaneMatt Hardy、還有 The Hart Dynasty 雙打組,對決上 RAW 團隊的 DX 軍團Cody RhodesBig ShowMark HenryKofi KingstonJack Swagger

昔日戰友、代表 RAW 的美國冠軍 The Miz 對決 SD! 的洲際盃冠軍 John Morrison

代表 SD! 的女子組:Natalya、Michelle McCool、Beth Pheonix 戰勝對手。

而 Bragging Rights 大賽最終結果開出來,SmackDown!! 以 2-1 的戰績擊敗了 RAW,在前面的女子賽和單打賽中兩個品牌取得了 1-1 的平手成績,而最後是由 SD! 團隊擊敗了 RAW 取得最後勝利,真的可要恭喜一下我們的 SD! 團隊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C. 從過去就一直很希望能夠做一篇 RAW vs. SD! 的文章出來,而正好上個月才剛進行完 Bragging Rights,就更讓我想跟大家好好聊聊這部份的歷史。

我是個很先入為主的人,我第一次看摔角就是看到 WWE 的 SmackDown!,所以之後我就很順理成章的成為 SD! 超級粉絲,所以我可是「泛藍」的哪。基本上只要是 SD! 和 RAW 的競爭,我就一定是強力支持 SD!,所以這次 Bragging Rights 的結果真的也讓我滿爽的,哈哈。

只是就如我上面所說的,因為最近幾年的 PPV 都變成 SD! 和 RAW 共同舉辦,旗下選手也常常會在兩邊跑來跑去,就連 Draft 也都變成是每年超大量的交換選手,這樣或許會比較容易看到更多種組合的對戰,但相對的夢幻卡司對決就越來越難生出來,這真的是很可惜的地方,現在幾乎很難安排出受人期待的對戰組合,各品牌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不過好在摔角迷之間沒有什麼「分派問題」,不像政治那樣綠的跟藍的幾乎是水火不容。但不管你到底是 RAW 的強力支持者,又或是 SD! 或 ECW 的超級粉絲,大家都同樣是 WWE 摔角迷嘛~!

(BY F.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thelion 的頭像
    Anthelion

    我看到簡體字會氣喘 ~Anthelion`s side

    Anthel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